“我们虽然看不见世界,但风景和世界看得见我们。”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乎的,不仅是风景和目的地,更是心灵的旅行。”
“我们勇敢走出家门,用手触摸世界,用脚丈量大地,坚定地点燃自己,温暖他人。”
……
今年71岁的蔡美岐是一名有四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先天性右眼残疾,左眼仅有0.2的视力。然而她身残志坚,自学医学,考取证书,长期穿巷入楼为居民看病,被媒体誉为“巷子医生”。2015年蔡美岐先后荣获中宣部、全国残联、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重庆市残联等多项荣誉,其中就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同时,她组建的“蔡美岐‘爱之光’志愿服务队”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用于头图介绍)
3月23日下午,由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区委宣传部指导,区教委、区残联主办,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承办,大坪街道党工委协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暨‘榜样面对面’”宣讲活动在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举行。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蔡美岐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励志人生作题为《点燃自己 温暖他人》的宣讲报告。质朴的演讲、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现场掌声频频。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华、渝中区政府副区长陈平,区委宣传部、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区教委、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大坪街道党工委等部门及渝中职教中心百余名护理专业学生现场聆听报告,学校其余师生在教室收看现场直播。活动由渝中职教中心党委书记蒋珩主持。
薪火传承 学习榜样力量
宣讲开始前,在蒋珩书记的带领下,何积光主任一行调研了渝中职教中心办学历史、教育教学、师资力量、志愿服务开展等情况。蒋珩书记介绍,学校拥有70余年办学历史,由时任西南军区政委邓小平、司令贺龙创办,首任校长刘海潮,学校积极打造“红动海潮”党建品牌,建立了“海潮”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师生们深入街道、社区、敬老院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
宣讲现场,蒋珩书记首先致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雷锋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今天蔡美岐老师和“爱之光”志愿服务队的到来一定能够有效为学校“海潮”志愿服务队注入源源动力。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强调,传承雷锋精神,学习模范人物,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打造高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他寄语同学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发展背景下,向蔡美岐老师等人学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志愿者风采。
身残志坚 砥砺从医之路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宣讲报告现场,蔡美岐老师首先带领全体人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随后,蔡美岐老师分享了自己身残志坚的成长历程。她说,年轻时为了学医,她白天劳动,晚上点着煤油灯自学,还把专业名词的解释写在纸条上随时背诵,空了就跑去市、区医院拜访老中医求教求学。
因为自己是视障者,所以蔡美岐老师周围也有很多相同病例的人。有盲人朋友问:“我们怎样才能走出去看看?哪怕去公园也行!”为此,她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盲人朋友们“走南闯北”,在六盘水、达古冰山、恩施大峡谷、深圳、宝岛台湾甚至国外,都留下足迹。
2000年蔡美岐老师病退后,一直为社区群众义诊。20余年间,她共为26000多名群众提供了医疗服务,为15000多名群众提供了电话咨询,医疗服务达到了41150小时。后来,她成立了“爱之光”志愿服务队,带领盲人志愿者走进工地、敬老院、军营,走上街头,深入楼栋,为建筑工人、空巢老人、环卫工人等按摩诊疗,几年来,免费服务150多场,直接服务群众14000多人次。
不忘信仰 成为时代新人
“爱之光”志愿服务队队员任杰老师带来歌曲《红梅赞》,以及音诗画表演《月光下的中国》。昂扬的歌曲、深情的朗诵令全场深受触动。
活动最后,何积光主任作总结讲话,他表示,蔡美岐老师和她的团队身残志坚,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用各自的方式展现自我价值。希望同学们薪火传承,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海潮”精神更红,为“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建设贡献力量。
汲取榜样力量,砥砺奋进前行;汲取信仰力量,坚定人生理想;汲取责任力量,牢记使命担当。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矢志不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