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上午,渝中区中职护理专业教师“研究技能教学,提升专业素质”主题教研活动在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教学楼四楼基础护理实作室举行,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中职教研员李红利、渝中职教中心护理专业部部长刘娟和区内十余名教师参加活动。
首先观摩学生技能展示。渝中职教中心护理专业23级17班杨诚、22级高职2班杨舒伟分别展示了“轮椅转运”、“卧床老年人更换床单”等两项老年照护技能,22级高职2班王棋展示了“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救护”和“老年患者跌倒照护”等两个项目的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和轮椅运送四个护理技能。学生操作流程正确,无菌意识良好,医患沟通及时,体现了良好的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全体老师们观摩了全过程。
针对三名学生技能操作情况,老师们开展了技能教学研讨。黄娟老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静脉输液操作排气环节是难点,一定要确保排气成功;二是输液进针前头皮针取针冒的位置不能低于护理车;三是药液滴速调节要真实计时,精准计算滴速,降低滴速判断误差。秦月老师指出“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操作中一定要保护病人隐私,避免暴露身体。朱儒梅老师对准备用物要细致、操作洗手时间把控在15秒等提出建议。
廖灵和胡璇等教师对静脉输液操作中“护理记录单的记录时间”,以及扭伤包扎操作中“多余绷带处理”等展开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认为“输液有无异常反应”应该在输液结束时填写,多余绷带可用剪刀剪掉等。
李红利老师希望师生要深度研究操作规程,在人文关怀上更细腻,语言更清晰,更加体现护理的专业性。刘娟部长提出,学生要努力通过形象仪态展现自信,通过语言语感呈现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通过沉浸式操作体验职业真实场景,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技能教学的研究永远在路上。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客观反应教师教学效果,老师们结合学生技能操作实际情况,研究学情、讨论教法、探究行业技术发展,深入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专题研讨,培育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增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育人质量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朱儒梅 图:龙妮妮 审核:刘娟